皮影戏,又称"灯影戏",是中国民间传统戏剧形式之一,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艺人用兽皮或纸板雕刻成各种人物造型,借助灯光将剪影投射到白色幕布上,配合音乐、唱腔和操纵技巧进行表演。这项融合了绘画、雕刻、音乐、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表演,在2011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传统皮影戏多以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为题材,《西游记》《哪吒闹海》《金斧头》等经典剧目尤为脍炙人口。表演时,艺人要同时操控多个影人,既要让角色"活起来",又要兼顾唱念做打,堪称"一个人的交响乐团"。皮影制作更是一门绝技,从选皮、制皮到画稿、雕镂、上色,需经24道工序,成品薄如蝉翼却韧性十足。
如今,这项古老艺术正以创新的形式焕发新生,现代剧目融入动画技术,让传统皮影与当代审美完美结合。看皮影戏不仅是欣赏表演,更是在光影交错中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。